24.5小时客服热线
赵常乐讲师博客
赵常乐
孙子兵法权威专家、孙子书院院长
讲师手机:15810357436
内圣外王:中国古人的管理智慧(国学)
关注人次:2255
发布日期:2016-04-07 15:49:06

企业就像薄冰上的舞者,一次次轻巧的跳跃,一圈圈华丽的转身,既要保证平稳,又要最大程度的展现舞姿。舞者的使命是什么,舞者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怎样才能成为好的舞者,这些问题困扰着一批又一批管理者。组织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怎样才能成为好的组织,这些问题激励一代又一代管理者探索追求。事实上,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哲人就用“内圣外王”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解答。

“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庄周详细解释了什么是“内圣外王之道”。“内圣而成身”:“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按照天人德行、遵循仁义礼乐,成为“神人 至人 圣人 君子”,必然可以成为“内圣”,即“圣于内”。“外王而成圣”:“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人们有法可依、人们有事可做、人们有所可养,自然对外成王,对外强大只是必然的结果。自宋以来儒道释合流,人们开始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内圣”被解释为修身养德:“外王”被解释为立业治业。事实上,庄周所阐述的“内圣外王之道”与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高度一致,“其心正则其身正”,“其身正不令而行”。修己身惠众人,达到“内圣外王”。

回溯源远流长的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华先哲一直把治理国家作为自己的任务,王朝管理是他们的重要课题。事实上,从王朝管理到家庭管理,从国家管理到组织管理,从公共管理到作坊管理,从家天下到市场经济,管理者关注的无非是“内部和谐”与“外部强大”。“内修德政/外置霸业”是雄心勃勃帝王的追求,“独善己身/兼济天下”是仁人智士的梦想。这种追求和梦想便是最早的管理理念。

无论是在漫长的征伐杀戮中还是在现代的企业竞争中,“内圣外王”都有无可比拟的思想优势。正如管理哲学从哲学角度对管理的本质进行思考,“内圣外王”是中国古人管理智慧的高度浓缩,恰到好处的回答了管理领域的一个本质问题,即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并且把利益相关者分为“内部层面”与“外部层面”,在此基础上诠释了一名优秀企业家和管理者所必须具备的修养和胸怀。

内圣篇“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内部成员和谐共享,是外部发展的基础。1984年,弗里曼出版了《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一书,该书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而进行的活动。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的股东、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也包括媒体、政府等压力机构,甚至包括自然环境、人类后代等受到企业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客体。这些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他们有的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有的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有的对企业进行监督和制约,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考虑利益相关者。在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中,雇员与企业的关系最为密切,其间利益分配问题是最大问题。能不能跟组织成员实现“利益共享”,能不能拥有“育万物 和天下 泽及百姓”的认知。

“人力”和“智力”不仅仅是资源,更应该是合作伙伴,像圣人一般与成员分享获得的利益,协调利益者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单方面谋求利益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组织成员和各个利益相关方的支持,企业才能基业长青。事实上,分享已经成为成功企业和成功企业家的一个特征,这也恰是需要管理者深思的话题。

本文由赵常乐讲师助理整理发布。

Copyright © 2012-2013 汇师经纪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15810357436
触屏版电脑版
电话预约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