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小时客服热线
安东胜讲师博客
安东胜
网络营销 团队打造
讲师手机:15810357436
还在研究“蹭热点”的你,准备失业吧!
关注人次:1769
发布日期:2017-09-30 10:44:31

最近热点事件比较多,从苹果最新发布的IphoneX到《那年花开月正圆》热播,各种时事热点一直在朋友圈刷屏,吸引我们的眼球。作为一个营销人员,如果这时还在绞尽脑汁蹭热点,借势做营销,那你已经LOW了,类似的热点活动很快就会过去。我们要做的是未雨绸缪,预测周期性的热点需求,提前做充足的准备。


什么是周期性的需求,就是在当下的文化环境下,大家比较在意,并且定期发生的热点需求。最简单的就是节日营销,马上国庆中秋就要到了,又是一次人口小迁移,而每年的春节,就是一个全国人口的大迁移。


这篇文章,安东胜帮你分析,当下社会发生巨变的情况下,对于精英阶层的情感需求,那些是可以被我们利用的。


一、追求自由的情感需求


为啥我们要研究精英阶层的情感,主要因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代表。类似北上广的白骨精高富帅,他们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通过多年的打拼才获得今天相对光鲜的位置。但是他们内心还是不平衡的,认为自己并没有获得预期想象中的幸福,每天还需求朝九晚五的上班,承受大城市的高房价,高消费,不能真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很多的营销活动就是抓住这种长期存在,定期发生的周期性需求。自媒体大号,新世相搞的逃离北上广的活动获得这些人的一致响应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类似这样的活动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


这种逃离活动,要说解决实际问题了吗,根本没有,只不过做了短期情绪的宣泄,引发朋友圈的传播分享。不过是大家对于现状不满的一种逃避而已,而这种行为定期就会出现。


比如之前火爆的辞职事件:“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白领在日复一日的“被控制”中(比如按时上下班或者再讨厌也要挤地铁),恰好看到了挣脱这种控制的活动,短暂幻想夺回对自己自由的控制权。


我们小的时候读的一首诗,生命可贵,爱情可贵,这两种都是人生追求的美好境界,但是为了自由,二者都可抛弃,从而衬托出追求自由的信心和决心。


实际上每个人都不愿意别被人安排生活,都要控制自己的生活,渴望像演戏一样,每天都过的精彩,而真正的生活却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相对平淡无奇的。


我们做咨询的一个企业案例就很能说明问题。王总为了激励中层干部,给他们每人配了一辆30多万的轿车,后来发现分到车的干部并不是很高兴。私下了了解才知道,干部认为奖励什么车,公司说了算,就连车的型号、款式、颜色,自己都没有选择权,感觉自己没有一点自主权,因此闷闷不乐。这时候你发现老板花钱还惹的一身抱怨,得不偿失。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考虑大家对于自由选择权的追求。


那营销人如何借用这个需求呢?


关键的方法就是:寻找控制这些人的外部力量,然后帮助他们暂时解脱(比如号召放弃、塑造挣脱成功的偶像等)


比如升职加薪是一种“控制的外部力量”,让他们无法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得不加班并迎合领导,于是有人号召辞职创业, “当老板”。


甚至,即使创业了,项目的盈利压力、融资压力也是一种“控制他们的外部力量”,让他们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于是又有新的号召……


总之,对于精英人士,责任和自由是一种永恒的冲突,社会要求他们履行自己的承诺,而精神上他们向往自由。


作为营销人员或者企业可以发起活动,满足他们这方面短暂追求自由的幻想,肯定可以一呼百应,所向披靡。


二、角色转变带来的怀旧需求


宇宙上唯一不变的法则,就是变,每个人一生,面临很多的变化。从为人子女,到为人父母,经历孩童、青年、中年、老年,而每个阶段所担负的身份和社会角色,不一样。比如小的时候,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长大之后却要为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日三餐而奔波。


这种角色,身份,不断变化,让人对自己产生迷茫了,角色身份模糊,就容易触发怀旧心理。比如前一段时间,新拍武侠剧侠客行开播,引发80后一代,对于老版侠客行的集体重温。


现在80后90后已经步入中年,各种怀旧的电影,电视剧,重新映入我们的眼帘。怀旧是寻找一种寻找自我安慰的方法。尤其是在危机之下或社会动荡时代,怀旧能给人以舒适、亲切等正性情感,成为人内心的庇护所。怀旧,也成为了一种周期——长期存在、并定期爆发。


微博上不少营销账号喜欢发一些具有八九十年代色彩的节目、歌词、课本、玩具等等,引起一批批年轻同龄人的共鸣,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韩梅梅和李雷的故事再编,那个MV引发了强烈的怀旧情怀,


那些承托着共同记忆与感情的物件,共同经验能使大家产生共鸣,从而产生内心的归属感。那一点点的归属感,能使自己在路上不孤单。


人们怀旧,其实也就是孤独的人寻找归属,寻找知音。过去,往往意味着安全;未来,伴随着刺激和风险。我们总愿意把过去看过的记忆中好看的电影看了一遍又一遍,每次到KTV都点着那几首唱熟的歌,听电台特别愿意听到自己熟悉的歌。正是这种由熟悉而来的安全感,让自己感到舒适。


怀旧心理如何应用倒我们的营销活动中去,实际非常简单,只要问自己两个问题就行了。


1、 我想要用户消费者(粉丝),做什么事情,


2、 当下做的这件事,能否和他过去经历的事情联系起来,引发情感的共鸣


对于身份不断变化的人来说,怀旧是一种很容易被激发的需求,需要好好利用,每年寒暑假播放的神剧,西游记,还珠格格,让我们好像又会到小时候,你要想的是如何和营销结合起来。


三、 社会处于转型期,很多规则不断被颠覆


过去金字塔社会,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老板欺压员工、父母干预子女意志、女性被歧视等。


近年来沿海城市,公民意识觉醒,大家追求平等自由的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变成共景模式,人和人地位趋于平等。如果你走进互联网公司,发现组织扁平化越来越明显,员工和主管同层级之前越来越平等。


比如最典型的女权运动:以前女性被当做生育工具,被限制追求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而现在女性则逐渐觉醒,不想被当做男人的附庸,想要独立追求自己的平等价值。


除了女权运动之外,还有大量的子女追求权力、员工追求权力等运动。比如“万人抵制百合网”的行动,起因是百合网发布广告,强调子女要听妈妈的话,早点结婚。


本质是,颠覆过去“子女必须听父母的话”的观念,相当于一种平权。


任何一个社会或者群体,都有一些默认的行事规则,如果有人打破被大家认为合理的规则,就会得到支持者的口诛笔伐——因为如果这个合理的规则被长期打破,大家的利益会受损。


营销圈中有一个俗话“无冲突不营销”,而这冲突所带来的无非是固有规则的颠覆和重新认知,可争议的背后就是关注与话题。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能带给我们除了关于本次事件的思考外,还会引发关乎于整个行业更深入的思考。


“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2016第一网红”、“网红变现的代表”……papi酱的标签太多,篇篇10W+的她在2016年刷足了存在感。她颠覆着大家对“网红”的价值估算,“颠覆这个词形容她一点也不为过,那2200万的天价广告费这事应该足够能引起大家对“网红经济”的关注与讨论。


最近在头条视频上,经常看到很多反串艺人的视频。比如男人装扮女性,女性装扮男性。对于美的追求,是每个人的追求。很多男性对于女性化妆后的模样非常羡慕,自己也想体验一下。这方面的艺人,李玉刚是第一个反串女性被大家认可的男性演员,颠覆了大家对于男性的认知,引发舆论和网络的热议,到底这种现象好不好,大家各抒己见,发布自己的看法。


那么营销上应该如何利用这个“周期性”需求呢?


你需要准确识别这个群体正在热议的各种规则冲突,并且让自己站在他们所支持的一方,借势营销。比如加多宝当年商标案败诉王老吉之后,利用了舆论同情弱者:我们应该靠能力而不是靠关系等外部因素取胜,从而唤起了共鸣感。

Copyright © 2012-2013 汇师经纪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15810357436
触屏版电脑版
电话预约在线预约